第一辑 我来到这个世界,是为了爱你的
有一种爱,是静静守候
(1)
她是一位曾经留学海外的女子,思想独立,但生性冷淡,可以拿着一块派不上用场的披霞说:“看着这块披霞,使人觉得生命没有意义。”
就是这样一个性格冷漠的女子,用优雅的姿势守望着一份爱情,而且这份守候用了她半个世纪的时光,从最美的韶华岁月直到白发苍苍。
遇见他时,他26岁,风流倜傥、英俊多才;她25岁,宛如一朵开得繁盛的花朵——妩媚、娇艳。
在去往英国的渡轮上,他对她一见钟情,并吟诵情诗给她听。银白的浪花,湛蓝的天空,还有他深情的微笑,都深深烙印在她的心上。女儿家的心事,如春日里含苞待放的花蕾,在那一瞬间绽放了。
但,他们却没有在最美的年华里谱一曲“才子佳人”的爱情恋歌。
多年以后,有人说,他是因为她的家庭,所以才不愿意与她在一起。因为她是清朝重臣李鸿章的外孙女,她的外公曾与日本签署了《马关条约》,才导致了国家主权沦丧。他是一个血气方刚的爱国青年,怎么会娶一个这样家庭出身的女孩子?
虽然这是一个原因,但更主要的原因却并不在此。
遇见她时,他是一个已经有了婚约的人,他不可能做出背信弃义的事情。他们之间,没有“不早不晚”一切刚刚好,于是两个年轻人都各自收起自己的情愫,只是做好朋友。
再见面时,是在他的婚礼上。
看着他娇妻在怀,她笑靥如花、落落大方地祝福他们。但她不是没有遗憾,因为当年的相遇,他的灵魂早已占据了她心灵的城池。
在他看来,他们的爱只是一场烟火,绚烂过后便归于寂静,不留丝毫痕迹。然而他却不知道,这场爱早已成为她的整个世界。
(2)
他与妻子携手走过光阴。
而她,则拒绝了所有追求者,坚持独处,只为了可以自由地想他、守望他,纵然隔着一条无法跨越的河,但她依然无怨无悔地爱着彼岸的他。
她的爱就好像一朵曼珠沙华,圣洁、美丽,即使注定无法与心上人在一起,也要为爱开放。
能得到如此高傲、清冷的女子青睐,他不是不心动。只是在喜欢的同时,他又满含深深的歉疚,他知道自己这样独霸着她的爱是多么自私。
因为爱她,所以他不能看着她独守孤寂。
但当他劝她忘掉自己,去寻找属于她的幸福时,她却坚定地说:“有一种爱,是静静的守候,守望你岁月安好,足矣!”
不得不承认,感情有时候真的只是一个人的事情,是爱,还是不爱,只能自己做一个了断,谁也帮不了。
她选择爱下去……她对爱的态度是那样坚决和果断,虽然看似波澜不惊,但对于他却是惊心动魄。
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,她对他的感情很快便传了开来。
她的亲人、朋友都对她这份没有结果的感情持否定态度,但她对他们的反对只是淡然一笑。
世上从不缺少流言蜚语,而她却无视他人的闲言碎语,只是默默地守望着他。
她是那么执着,那么淡定,从容地守候着这份爱情。他们像好朋友一样来往,但从不越雷池半步。
当时,她的侄女考入伦敦大学,但由于战争的爆发,导致无法去英国,只得进入香港大学。她信任他,委托他做自己侄女的监护人。
他此时并不在香港工作,但为了她的委托,他去了香港就职。在那里,他如父亲一般悉心照顾她的侄女。
而她,则对他的孩子视如己出。虽然她的经济一度拮据,为了生活,她必须去无线电台报道新闻,诵读社论,但她却会大包小包地给他的孩子买东西。
因为爱他,所以爱着他的爱,把他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。
(3)
在十年浩劫里,他背上了莫须有的罪名,每日里被迫参加劳动改造。一介文人干这种高强度的体力活,自然是苦不堪言。
因为害怕被牵连,亲朋好友们都唯恐避之不及,但她没有走开。她选择与他毗邻而居,这样方便经常去看望他。
她是大小姐出身,何曾干过粗活?但每次去,她总是默默地接过他手里的扫帚、水桶,帮他“改造”。
那段日子,她的经济条件也很不好,但她却节省出物品来接济他和他的家人。在他失意的时候,她勇敢地站在他身边,陪他度过了人生最艰难的岁月。
在他们相识的第50个年头里,他的妻子卧床不起。他们的孩子在外地工作,她便陪着他一起服侍他的妻子。在医院治疗的时候,她衣不解带地守候在病床前,尽心尽意地服侍着他的妻子。
他的妻子在去世前,伸出了瘦骨嶙峋的手,紧紧地握住了她的手,眼含热泪地说:“我早知道你们两个是情投意合的一对,当初因为我们的婚约,他断然拒绝了你。因为错失了你,他苦恼过,悔恨过,自责过,但是一切都晚了。这些年来,你把你的感情暗藏在内心深处,这一切的一切我都看在眼里。你始终尊重我们的婚姻,我也都记在心里。我将不久于人世,我过世后,希望你们能够结为夫妇,以了结我一生的夙愿。否则,我在九泉之下会死不瞑目的。”
他的妻子去世后,他向她求婚,她欣然答应。为了这一刻,她等了足足50年。
在守望爱人的这50年里,她没有丝毫的怨恨,只是固执地站在人生路上,看着自己心爱的人,以优雅的姿态静静地守望她的爱情。
在50年后,携手相爱之人的他是李开弟,而为爱等候50年的她便是张爱玲的姑姑——张茂渊。
爱情的本质是一种心灵上的相互沟通,在形式上应该是优雅的。对待爱情最优雅的姿态莫过于此:随缘顺势,不忮不求,优雅从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