楔子
建文四年六月,乌沉沉的夜色笼罩着南京城,皇城上方的天空被熊熊燃烧的火焰照得通红通红,整个乾清宫已然陷入了一片火海。群臣嚎啕的哭声和惶惶的人心掩盖了皇城外阵阵厮杀之声。
徐妙锦站在乾清宫前神情木然地望着群臣们跪在乾清宫前哭喊着:“陛下!”
他们的每一声哭喊直刺入徐妙锦的耳膜,心中的痛楚像蛛网一般无限蔓延开。
“郡主殿下!”这时何福和盛庸急匆匆地赶了过来。
何福惊惧地望着冲天的大火,急急地问道:“为何乾清宫会失火?陛下呢?”
徐妙锦抹去脸上未干的泪痕,回过身悲戚地看着他们二人道:“陛下他已经自焚了。”说着,眼泪再次溢满了眼眶。
“陛下!”两人扑通一下跪地,顿首痛哭起来。
“二位将军,眼下不是悲伤的时候!”徐妙锦要紧着下唇,忍着眼泪问道:“外面情况如何?”
两人这才举袖抹去了眼角的泪,站了起来。
“燕贼已经开始攻城了!”盛庸脸上的神经根根绷紧。
大姐夫!徐妙锦感到自己的心被一把利刃硬生生地剜过。紧咬着银牙,抑制住心头的疼痛,默然闭上眼眸凝思了一瞬:这是太祖爷的遗命,我必须遵守!旋即睁开双眼,道:“请二位将军交出符节!”
两人对视一眼,无奈而又不情愿地从腰间取出符节呈给了徐妙锦。
徐妙锦回眸望了一眼燃烧的乾清宫,心中漫起了丝丝悲凉和内疚:皇后姐姐,为了陛下的平安,妙锦不能满足您的遗愿!扭过头,紧紧攥紧符节,一字字地道:“我与二位将军一起去午门督战!”说完,提步就往午门而去。
盛勇和何福两人怔了怔,急忙跟了上去。
此夜漫长终时尽,天空已经开始泛起了青白色,月亮也渐渐淡去了踪影。
朱棣的大军已在午门数百米开外处列阵,准备着对皇城的最后的一击。徐妙锦无力地望着城楼下骑着战马的朱棣,似水的柔情同时涌入了她的眼底:大姐夫!
恍惚间,徐妙锦似乎觉得自己回到了那颗梅花树下,信手拨弹着膝上的古筝。瞅见朱棣向她走来,徐妙锦立即盈盈起身,到他面前,微垂臻首,脸颊微红如杏道:“妙锦在此等候携手人。”
朱棣眼眸中露出无限的欢欣,忙不迭地握起她的手:“你看见了!”
徐妙锦满脸娇羞之色,努嘴轻声道:“那就握紧了,不许松开。”
“绝不松手。”朱棣凑到她耳边含笑轻声道。
隆隆的战鼓犹如惊雷般响起,一股锥心的痛楚骤然让徐妙锦清醒,低下头凝视着手中冰冷的铜符良久,抬起头对身边的何福与盛庸说道:“开城门让我出去。”
“殿下,您……”两人不约而同地惊愕地望着徐妙锦。
“开城门让我出去。”徐妙锦目光怔怔地望着城楼下的朱棣。
“遵命!”何福和盛庸无奈地拱了拱手,并下令守卫开启城门。
徐妙锦转身往城楼下走,眼神渐渐变得迷离,思绪越飘越远,陈年的往事如画卷般慢慢展开,在她脑海中缓缓浮现……